
站務人員
會 長:陳云明
義門陳回歸莊文化研究會 會 長
站 長:陳得親
義門陳回歸莊文化研究會 副會長
副站長:陳小青
義門陳總會全國統修族譜委員會 主任
副站長:陳義祥
回歸莊文化研究會 副會長兼秘書長
副站長:陳德松
義門陳回歸莊文化研究會 牒譜專家
尋親專文推薦
譜序二
作者:南豐莊 發布時間:2011-01-24 23:33:56 瀏覽次數:37726
序二
吾先祖伯宣公論譜云: “人本乎祖,有祖斯有族,有族斯有譜,所以明世系,敘宗派,別長幼,尚親親,尊祖敬宗” 。人既本乎祖,則絕不可棄祖之淵源,忘祖之功德,尤其我義門陳氏,義薄云天,功高蓋世,德譽四海,文著九洲,更應曉諭子孫,世代傳承,繼往開來 ,發揚光大。況族之有譜,猶國之有史,府縣之有志,不可偏廢。族譜雖僅記一姓一族之人事,卻可為史志之補證。以我義門陳氏論之,乃黃帝之后裔,舜帝之血脈,周武之敕封,旺公之開創,世代繁衍,賢才輩出。期間,助周伐紂,爭霸七雄,平亂定邦,執綱安國,篤孝義,張文彩,正鄉風,美德政,圣君賢臣,簪纓風流,俊彩飛馳,翰墨濟世,乃至于興江州,立義門,聚族三千口,同居五百年。自南唐至宋諸朝,屢受敕封旌表。族旺震朝野莊分痛君昏。似此陳氏家族之盛衰變遷,人事之隱顯起落,無不置于時代風云之變幻,歷史長河之波濤,而這一姓一族之譜牒又正是一面面小小的反光鏡,或折射出時代之一角,或映照出歷史之一斑。故修譜立牒,既是氏族之本,亦為國家之需。
我臨川小路圳、肖家橋、牛角灣、周家山、河埠五村義門陳后裔,歷代有識之士均曾編修族譜,收藏珍寶,以傳后世,怎奈屢遭兵燹,多有散失毀壞,所剩無幾,支離殘缺,且因亂世困擾,時政桎梏,而年久失修,以至于斷代無考,世系錯雜,源流不清,宗派紊亂。1989 年經熱心人士之倡導組織,積極工作,進行了十修族譜,然因條件所限,亦未能全面考證,正本清源。
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村民日益富裕,拆舊居,建新村,和諧康泰,安居樂業。俗云盛世修史,因欲光圣祖,繼傳統,揚義風,昭芳華,再修族譜。啟輝、金茂、華明、冬芳、興芳、賀源、水輝等老輩首發義舉,五村宗親熱烈響應,慷慨解囊,積極支持,并組建起以建明、啟輝、水輝、金茂、光遠牽頭的總理事會及五村分會。在總理事會和分會的帶領下,工作人員不辭辛勞,爬山涉水,尋根索源,查閱資料,訪問求教,廣征博采,考證核實,去偽存真,使一些缺失遺漏得以補充,一些斷代裂層得以銜接,一些混淆謬誤得以澄清。同時搜集到本氏族現代所涌現的專家教授,大學博士、碩士、研究生等人才,有貢獻的各級領導人積極贊助的企業家以及八十歲以上德高望重老人的資料,列簡介載入族譜,以激勵族人努力進取,報效祖國,以勸導子孫尊老盡孝,揚我義風。
在修譜中,參觀了江州義門陳文化研究會陳列室,瞻仰了義門陳列祖列宗遺像,祭拜了江州義門陳始祖晉國公陳旺墓塋,并把臨川五村陳氏族譜納入了全國義門陳總譜序列,從而完成了一件認祖歸宗,正本清源的盛事。 誠然,尚有不盡人意處,有待今后繼續努力。
江州義門陳南豐莊嚴平廿八世裔孫陳光遠
撰于二 00 八年六月十八日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
● 中華義門陳聯誼總會回歸莊分會(地址:湖北省浠水縣汪崗鎮陳廟河)●
● 會長:陳云明 手機18995749555 陳氏樂園網 站長:陳得親| 站務交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