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務人員
尋親專文推薦
清明節祭祖通用祭文
作者:chen98 發布時間:2011-03-25 20:32:55 瀏覽次數:89540清明節祭祖通用祭文
寫祭文序頭 清明或重陽祭祖文
寫祭文序頭
惟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元…年 歲次…月…朔日…
為越祭日 茲有……(人名)等謹以豬羊、香燭、寶帛、清酌果品、庶饈之儀致祭于…世祖 諱…字…
某府君之墓堂前曰。
春秋祭祖通用祝文
追惟吾
祖世德流芳,惠澤垂裕歴遠彌光,一時肇統,千古馨香,功雖有盡,福庇無疆,偉哉,祖德,奕世圭璋,卓矣宗功,源遠流長,茲值清明(或重陽)之際,祀事是將,伏祈彩納,穆穆皇皇,佑啟后人:永葉吉康,家風丕振,書聲遠揚,珠幾廣積,麟趾呈祥,代代富貴,房房榮昌,以妥以侑,來格來嘗,休哉,尚享。
個人探討(轉載)
其實在“公元XX年”之前加上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不具意義的。
有可能人們是這樣子去理解:解放前的祭文,一律采用“中華民國XX年”來表述祭祀的時間?,F在新中國成立了,“民國”兩字已不合時宜。如果來個“角色換位思考”的話,那么就得將“中華民國”的地方變更為“中華人民共和國”。
上面的想法或許是錯誤的,現在本人作出以下的引述論證,來發表個人看法:
(1)“中華民國XX年”,是國民黨政府時期所采用的國家紀年法。(1912年民國政府正式成立,并以立國當年為“中華民國”元年。在這世界上,因為這種紀年法只為當時的中國政府單方面所采用,所以需要用“中華民國”這個區域名稱去作出標注。)在這一特定的時期內,任何表述年份時間的欄目,都少不了填上“民國”這二字。舉個例子:民國十四年三月十二日,孫中山先生逝世。
(2)新中國成立之后,沿用的是國際通用的公歷紀年法。舉個例子:公元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孫中山先生逝世。(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時代的正確寫法)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問題就出來了。按照開頭的“角色換位思考”理論,將“中華民國”與“中國人民共和國”的角色互相調換,運用到第(2)的舉例當中去,會得出這樣子的結果: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元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孫中山先生逝世。
依照公歷紀元法,單是一句“公元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孫中山先生逝世”,就可直截了當地指出時間處于某一時期階段,你再加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前面,那不是在畫蛇添足嗎?因為這句話的作用在于引述時間,而不是指定地點。所以在“公元”的前面冠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號是毫無意義的。
以上言論純屬個人觀點,僅作相互交流之用。如有失言,還望萬諒!
黃帝故里祭祖大典祭文
(一)追思懿德
黃河黃水,黃土黃壤。始祖山麓,軒轅故鄉。
黃帝偉業,勛績皇皇。少典之子,名震八方。
啟迪蒙昧,告別洪荒。定都有熊,創制度量。
教民耕牧,食有余糧。種桑養蠶,縫衣制裳。
筑宮建室,暑避寒藏。造車作舟,道通路暢。
音律器具,歷數岐黃。創新圖騰,嫁娶婚喪。
任賢舉能,整紀肅綱。禮儀漸備,文明發祥。
華夏一統,龍幟高揚。薪火相傳,萬事流芳。
(二)秉承祖志
秉承祖志,續寫華章。鍥而不舍,飽經滄桑。
風流人物,再鑄輝煌。實事求是,解放思想。
與時俱進,開拓圖強。開放改革,百業興旺。
科學發展,虎躍龍驤。又好又快,民富國強。
山川秀美,鳥語花香。社會和諧,蘭蕙芬芳。
依法治國,民本為上。八榮八恥,引領風尚。
關注民生,感熱知涼。公平正義,共建共享。
海峽兩岸,篤思相望。振興中華,念念不忘。
(三)崛起中原
大河之南,九州之央。具茨逶迤,溱洧激蕩。
中部崛起,正道康莊。中原崛起,氣宇軒昂。
志酬三農,廣儲糧倉。率先實施,免除皇糧。
經濟發展,步步鏗鏘。文化底蘊,博厚深藏;
兩大跨越,由大變強。諸多領先,流彩溢光。
人民誠樸,熱情善良。勤勞勇敢,不卑不亢。
內強素質,外展形象。倡樹新風,正氣弘揚。
英雄輩出,河南現象。中州兒女,無愧先皇。
(四)四海同拜
日月經天,江河奔淌。兩岸四地,豫臺澳港;
同祖同根,同愿同向。血濃于水,四海共襄。
新鄭拜祖,源遠流長。黃陵祭祖,掃墓酹觴。
拜祭呼應,相得益彰。敬慰拜告,狀惟尚饗!
(國學大師文懷沙鄭州演講,可以作為中原文化的另一種解讀。)
2009黃帝陵祭祖祭文
維公元2009年4月4日。歲次己丑,節屆清明。薰風和煦,萬物滋榮。海內外華夏兒女,云集橋山,敬獻悃誠。謹以黃鐘大呂之樂,清醴鮮花之薦,恭祭我人文初祖軒轅黃帝之陵曰: 大地回春,時運清明。五千年神州,人杰地靈;惟黃帝始祖,功德永恒?;厥孜熳?,感慨深衷。履險如夷,民康國寧。濃情凝聚,融化江南雨雪冰凍。眾志成城,創建汶川抗震奇勛。奧運圣火傳五洲,禹甸喜圓百年夢。神七飛天耀環宇,中華兒女遨太空。改革開放三十年,國強民富展雄風。金融危機,全力應對;科學發展,積極踐行。一國兩制,港澳歸宗。海峽兩岸,實現三通。放眼世界,互利共贏??磮蛱焖赐?,海晏河清。
橋山凝翠,沮水融融
清明節祭祖文
緬懷先祖恩德,永世不忘;繼承祖上基業,后繼有人。酹酒墓前,祭告列祖列宗:
祖母攜子,江西渡江;
遷居斟灌,遠祖湖茫。
四世國宰,陰德善行。
五世汝英,肇起科名。
六世適祖,遠官內黃;
李迥侍郎,位列朝堂。
七世懋祖,欽點翰林;
李樸縣令,名垂南漳。
八世炎祖,龍安知府;
李琬睦族,宦游浙江。
九世封祖,威鎮湖廣,
湖北巡撫,刑部侍郎;
李城李墉,臨江宜昌。
李鐸翰林,金鰲進士;
十世李鋐,廣西布政,
順天府尹,宗人府丞。
十一世治,兵備西寧;
知府景沆,潮州惠政。
十二樹基,禹州道員;
兄弟樹蕃,同官河南。
十三照岱,江西廳長;
云第懷琛,同為六品。
十四麐選,長州知事;
民國克儉,中將軍銜。
十六建梓,創建八支;
十七正師,耀輝瑞之。
貧有書香,貴不貪贓;
列祖功德,百世流芳。
斟灌李氏,發奮圖強;
上進治學,耀國顯邦。
2010清明節祭祖祭文
——子孫敬上
2009己丑年四月四日清明節拜謁先父母之墓祭祖祭文
維公元二零零九年四月四日,時屆戊寅清明,日暖風熏,神州蔥翠。子女培勤、培馨、志剛、芳艷、志農、宏榮偕家屬親友,謹以雅韻之儀,豆登之奠,揭碑祭掃先父母之墓,追遠思親,表我衷腸:
嗚呼嚴慈,幼途多嶇。童年喪父,依祖孤居。弱冠豆蔻,結為伉儷。瞻長育幼,付出甚巨。戰亂兵荒,相傍同力。疫年饉歲,和衷共濟。六十六載,櫛風沐雨。自強不息,殫靖竭慮。吾父秉耿,知書達理。終生儉樸,崇仁尚義。熱忱公益,孝慈摯愛。心系國運,淡泊于己。吾母溫善,情沁五輩。勤勞淳厚,艱辛不移。嚴教子女,深明大義。奉老扶孤,可歌可泣。我喚高堂,寂寂無語。我覓雙親,渺渺無跡。我奉佳釀,惟以供祭。我瞻遺照,熱淚淅淅。二老功高,畢生難彌。二老恩重,廣有口碑。為志功德,又紀三周。即日鐫文,謹資銘記。
伏惟尚饗!
x氏祭祖祭文
維公元二OO九年四月四日,農歷己丑年,三月初五,值清明節。X姓族人,謹以果品佳肴、香帛冥金之儀,致祭于始祖墓前,憑吊始祖李公諱氏人,告慰列祖列宗曰:
明洪武初,始祖自山西洪洞縣轉照發徙,辭別故土,長途跋涉,遷此立村,迄今計六百余載!今逢盛世,國泰民安,昌隆繁盛,家興族旺,數千人口遍及華夏,無論從農、從工、經商、從醫、從教、從政,皆事業有成,和諧美滿。此乃先祖保佑之功德。先祖厚澤,福佑子孫。為了繼承先祖之優良品德,不忘始祖之福澤佑護,感激先輩之養育教誨。常念始祖之恩德永垂。今全族齊聚,祭奠始祖,修墓立碑,以表孝意!
清明良辰,舉全族憑吊。列果陳香,共祭始祖在天之靈,后輩子孫將繼承始祖美德,讓始祖理想化藍圖。愿始祖含笑九泉,佑全族顯貴昌榮。
樹有根則旺,水有源則流。x氏家族立碑續譜,族人凝聚。數千同胞后裔,血脈相通,將同心同德,患難與共,增強團結,力圖振興。為始祖爭光,為族譜爭輝。
念血脈相通之情,思同宗共祖之誼。吾輩當以全族利益為重,不分南北,不分支系,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為家族共興,李門昌隆,共創美好未來。
清明祭祖,思緒悠悠。藤蔓千里,皆出一源。家族盛衰,匹夫有責?,F政通人和,吾輩當育人鍛才,孕吾族之棟梁。一個詩禮之族、仁義之邦的李氏家族定會彰顯。吾輩將告慰于始祖及列祖列宗在天之靈。
伏維尚饗
X姓后裔
二OO九年農歷己丑年清明于始祖墓前
● 中華義門陳聯誼總會回歸莊分會(地址:湖北省浠水縣汪崗鎮陳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