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務人員
會 長:陳云明
義門陳回歸莊文化研究會 會 長
站 長:陳得親
義門陳回歸莊文化研究會 副會長
副站長:陳小青
義門陳總會全國統修族譜委員會 主任
副站長:陳義祥
回歸莊文化研究會 副會長兼秘書長
副站長:陳德松
義門陳回歸莊文化研究會 牒譜專家
尋親專文推薦
董公寨
作者:陳純綱 發布時間:2011-10-14 21:32:30 瀏覽次數:38038【董功寨】
羅坪鄉寨河村的董公寨,是一處養在深閨人未知的旅游勝景。
站在溁陽河東岸山頂上的董公寨,遠望全景,山峰挺拔,四面絕壁,刀削一般,山峰下,溁陽河三面環繞,唯東西有崖縫云梯可上主峰,山項樹蔭遮地5畝多,屬原始次森林,枝干蛇曲,顯得蒼老而又不失生機,其山勢和綠色植被可與張家界之黃獅寨媲美。
至今,人們還流傳有關董公寨的美麗傳說。傳說宋度宗咸淳年間(1272)。湖北鶴峰容美土司墨大王不顧“漢不入境,蠻不出峒”森嚴森令,侵占泥沙姚家坪,燒殺搶劫,奠基建衙。朝廷派將軍趙慎清進剿。趙令其婿陳南荊擊敗田土王,遂建南荊寨于江坪河。自南荊以下至景春先后五世,均為泥沙一方保障。元朝未年,武略將軍、五百戶陳福生奉洪武皇帝敕令在今剩頭、周家峪、遙望隘為中心設營駐守。防衛湖南省南北鎮、東山峰、壺瓶山鎮、羅坪鄉全境、所街鄉部份地區,及桑植縣白石鄉全境。到了明朝崇禎年間,陳恩熾襲職五百戶、誥封武略將軍,是時張獻忠流寇從四川竄至湘鄂邊境及壺瓶山做亂,陳恩熾受命圍剿,八兄弟恩熾、恩將、恩封、恩昌、恩聘、恩詔、恩選、恩榮親率健卒,一齊開赴戰場。不避險夷格斗驅逐張獻忠流寇,羅坪、安溪一帶因此防守空虛。此時,湘西及湖北恩施一帶苗蠻造反,朝廷遣軍圍剿,其中一伙苗蠻,約百十余人。為首苗王姓董,身高八尺,年過六旬,赤眼長須,使一口貫口羅剎刀,喜食人肉,饒勇野蠻非常,他們在官軍的圍剿之下,慌不擇路,竄到湖南石門邊境,見防守空虛,遂攻克丹羽山哨所黃連尖,爾后一路燒殺搶劫至龍頭河(即溁陽河)而下至此,見此山山勢挺秀,便率部攀登至山頂。董賊反復觀察其地理走勢,認為是安營扎寨的理想之地,于是便在此駐扎下來。
苗蠻在山上住下后,以此為據點,四出奸淫燒殺搶劫,男的殺死,女的則搶上山寨供其享樂,玩厭了便殺了吃人肉。土民恨之入骨,土人深以為恨,作歌說:百戶恩熾防遙望,民安國泰樂無疆。陳公擊寇董賊來,流離失所血淚淌!均斥其寨為“董賊寨”。苗蠻聞知,必千方百計捉住殺死,自此人皆曰:“董公寨”,再也沒有人敢說“董賊寨”了。
因土官遠征,只得上告朝廷。朝廷令千戶覃善政率3000多兵士征剿。覃善政依仗人多,將整個寨子三層合圍,多次發動攻擊。但由于寨上防守嚴密,久攻不下。覃善政便用只圍不入的戰術,想使其彈盡糧絕,不攻自破。
董賊四出搶劫,寨中糧草足可屯兵十年,但僅有一眼小泉僅能供幾十人用,長期被困,水源奇缺。無奈之際,董賊視察良久,見山頂西面有一大樹斜長在絕壁,樹枝下百米處是一深潭。董賊計上心來,將棉絮包捆在石頭上,趁夜晚用繩索將棉絮包從樹丫處吊至潭中,讓其吸足水分后再拉上擰干。這樣一天一天過去了。一天,一條魚鉆進棉絮內被拉了上去。董賊見后喜出望外,便吩咐士兵,打一雙三尺長的草鞋,并用黃泥巴將草鞋磨得像人穿過的一樣,晚上命人將草鞋和魚丟在覃善政寨前。第二天清早,哨兵發現草鞋和魚,急報覃千戶。千戶觀之,仰天長吁:“大事不妙,吾將攻寨不成也。”部下問其原因,千戶講:“爾等觀之,寨上糧草水源充足。”于是千戶便命部下迅速撤退。為防寨中兵馬追趕,在竹山河伐大批竹子扎成竹排,從洪水灘下河順溁陽河大峽谷漂出黃虎港回了營。
【將軍埡、 將軍墓】
董賊打跑覃千戶后,益發橫行霸道,欺壓鄉鄰,四處搶劫燒殺,自以為得計。卻說陳恩熾大破張獻忠流寇,流寇畏服遁去后,八兄弟班師回衙,聽說苗蠻入侵燒殺搶劫,大怒,也顧不上休息,當即冒雨躍馬趕至董賊寨前,汲取覃善政戰敗經驗,采取火燒箭攻戰術,夜晚帶領義軍來到董公寨后面海拔較高的葡萄埡,在在董公寨下堆積如山高般的柴草,天亮之后放起一把火來,濃煙滾滾,直撲上山,刮得賊眾睜不開眼睛,更復聚眾密集火箭攻擊,董賊寨頓時成為一片火海,直燒得苗蠻哭爹叫娘,幾近窒息。待敵軍銳氣己失,陳恩熾當即奮不顧身攻上山去,其余七兄弟人人奮勇,個個爭先,尤其是四兄弟陳恩昌,更是勇猛,手中一桿大戟,殺死苗蠻無數,首先登上董公寨,部眾一擁而上,董賊大怒,來戰陳恩昌。陳恩昌一戟打去,打得董賊虎口發麻,董賊大驚,使出全身本事與陳恩昌廝殺起來,陳恩昌與董賊格斗數回合,一個回馬戟打去,將董賊生擒,陳恩熾下令押至距董公寨100米正前面大坪上,言明罪狀,就地正法,此地故名將軍埡。
陳恩熾、陳恩昌因撲滅張獻忠流寇、剿滅董賊,維持了一方治安,戰功顯赫,明朝崇禎皇帝賞賜頗豐:賞寶鈔278錠及活豬、活牛、活羊若干,絲綢、假絹一等。命駐守故土南鎮、東山峰、壺瓶山、江坪、安溪、羅坪、白石等地,再建奇功。陳恩熾1686年逝世后,清康熙皇帝令陳恩昌襲職乃兄恩熾五百戶一職。
陳恩昌襲職五百戶、武略將軍后,他們在山頂用清一色大理石條石構筑圍墻,修建寨門,鑄造兵器,習武操練。筑寨的每塊石料都有約2噸多重,使山頂真正成為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然屏障,仍名之曰:“董功寨。”乃蒙霜露,殺荊棘,披星戴月,沐雨櫛風,糾眾練勇,懷之以德,道之以政,訓之以禮,董之以威,大造武器儲積糗糧,賑貧濟危困,地方賴以全活,民皆悅服,樂聽指揮,同效死力,捍內攘外,長治久安。
陳氏三修族譜載:
祖顯居隘鄰荒服,仆馬云屯,資積頗厚,偶遭亂季創董公寨,因山壘城,因河鏨池,頓糧固守,流于饑寒,飯之衣之,賴以全活千計。義方訓我,諸父八人,以忠義孝務本,文藝務未。如何寇盜蜂起,邊關鼎沸,延師授以弓馬,演習武略,操練壯丁,破賊爭先二十余年。諸父身親三十余載,殲寇攘夸靡不摧拉。掠練余灰出離湯火,救難扶危之邊功又豈淺也哉。
清皇朝于同治十年十二月再次為陳恩昌立碑建墓于何家峪村土門坳,供后人祭拜敬仰。
后人有詩贊曰:
平生立志最為高,大雨南征膽氣豪。
舞戟擊蠻劍奪矟,作書罵虜筆如刀。
扶危濟困開鴻宇,斬將搴旗啟鳳毛。
祖德宗功崇積厚,后昆自著錦朱袍。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
● 中華義門陳聯誼總會回歸莊分會(地址:湖北省浠水縣汪崗鎮陳廟河)●
● 會長:陳云明 手機18995749555 陳氏樂園網 站長:陳得親| 站務交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