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務人員
尋親專文推薦
《清明上河圖》贊(6-4)忙碌的店鋪
作者:楊 新 發布時間:2014-07-08 06:20:15 瀏覽次數:34287
《清明上河圖》贊(6-4)忙碌的店鋪
從橋上下來是一條大街。兩邊把口的是一家腳店。在酒樓中,腳店次于正店。但這一家腳店占的地理位置好,因此生意不錯,故氣象也非凡。其大門口用栩木桿扎起了一個高大的樓閣式的架子,這叫“綵樓歡門”,是酒樓的特有標志。歡門的中部還用紅、藍兩色布圍了起來,有的木桿還用紅漆油飾,上面高懸著一面酒旗,上書“新酒”二字。檐下兩側則掛著“天之”、“美祿”兩塊牌子。按《漢書·食貨志》上說:“酒者,天之美祿,帝王所以頤養天下,享祀祈福,扶衰養疾。”故此店老板將此摘錄下來作為幌子,以招徠顧客。歡門下部有圍欄。柵欄內似乎放著一個落地燈,白地上寫著“十千”、“腳店”,表示本店的酒特別好。腳店大門的門楣上寫著“□□雅酒”。進門以后是大堂,之后有一棟雙層的樓房。透過窗戶可以看到客人們正在飲酒,還可以看樓梯口,伙計們正在上菜。腳店門前十分熱鬧。柵欄外栓著一匹馬,不知是樓上哪位客人的,馬夫則在柵欄內坐在地上休息。此外還停放著一輛串車。串車是一種獨輪車,與現代的雞公車不同的是,它的前后都有駕車的把手,一人在前拉,一人在后推,另外還有毛驢幫套。剛下橋正在街心行走的一輛串車,可以看到其操作動態。在這輛??康拇嚺杂腥齻€人,兩人正從店內往車上裝載貨物,另一人則在點數。從所畫貨物的形狀看,似是一串串銅錢。一串是一千個,稱為一貫,圖中是五貫一扎。從運錢這一細節來看,這一家腳店的生意還不錯,而且還是一個太平盛世,只是不知道是往哪里送。
腳店的對角也是一座兩層樓的店鋪,雖然看不到牌子,但透過二樓的窗戶看到擺有桌椅,可能是一家旅店。大門口支有遮陽傘,上面懸著書有“飲子”的幌子。“飲子”是涼茶一類飲料,是用中草藥煎熬出來的,專供過往行人消暑解渴的。路邊有兩個苦力正在購買,可見這種飲料是很平常的。
過了這家腳店,汴河在這里拐了一個急彎,這既符合汴水在汴京的流經方向,但拐彎不會這么急,這是畫家有意這么安排的,好使我們觀賞者盡快地到城里去看看。把汴河作一個交待,是從腳店樓上看到的汴河遠景。在寬闊河面的轉彎處,??恐嗨掖?,有客船,也有貨船,有人通過跳板正在上船,從船身吃水很深來看,似是已裝滿了貨物要啟航開往南方去了。這不禁使我們聯想起北宋人柳永的詞句:“留戀處,蘭舟摧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你看在腳店樓上,有幾個人憑欄飲酒,也許是朋友們相聚話別哩!但可以肯定的是,柳永的詞意一定是這一帶地方的風景,只有汴河才能與“楚天”相聯系。在河心中還有兩艘正在行進的載重船只,一艘前后各有六個船夫齊心協力地搖著櫓,另一艘則由纖夫在岸上牽拉,兩船一前一后緩緩向前行進,把我們的視線引向遠方。
離開汴河我們來到一個十字路口,由于這里靠近碼頭,店鋪仍然以飯館為主,從敞開的店門,可以看到已有不少客人入座。在眾多餐館中,畫家特別突出描繪了一家大車修理店,門口堆積了許多木料,一個工人雙手持著榔頭,正在修整車輪。是啊,街道行走著這么多的不同車輛,沒有這一項服務性行業怎么行呀!就在這個十字路口,一停一走兩輛大棕蓋車就十分搶眼。這種車有如今天的平板車,只是在平板上加了欄桿支架,并用棕櫚毛做上頂蓋,車尾有門及簾,據《東京夢華錄》上說,這是專供“宅眷坐車子”。從圖中看,那輛走在大街中的棕蓋,車后門內一個婦女低著頭撩起門簾正往外看哩。車前一牛駕轅,一牛拉套,兩個車夫在照顧。車后有三個人跟隨,兩個是仆從,一個頭頂托盤,另一個肩挑盒子,大概是食品,這樣的挑擔形狀,我們在前面看到的一支回城隊伍中也有。第三個人戴著帽子,騎著駿馬,那一定是車中婦女的丈夫。這一組人物也許是從郊外回城吧,看那拉套的黃牛和車夫,頭都轉向左邊呢。
在對角一家餐館前有一乘轎子,一個婦女站在轎邊,也許是在和轎內人隔簾說話,也可能是正待上轎。轎的前面有一馬一驢,一人正在上驢,一人在旁十分關心地看著,另有兩個仆夫在幫助遞東西??礃幼铀麄兪且龀沁h行。在城市中人來人往是常見之景,前面已有數處都在描繪這樣的情節。但是有如張擇端這樣,不但安排得有條不紊,而且描繪得如此體察入微,變化無窮,好像生活本應當如此,意匠深藏,不露斧鑿痕跡,在古今畫史中,難有人可與之相匹。
繼續往前走,在一株老柳樹的遮掩下,有一個用竹席搭起來的小棚子,在一條繩子上掛著三塊布條,上面寫著“神課”、“看命”、“決疑”??聪嗨忝且粋€古老的行業,直至今日都還存在,據稱北宋時代的汴京城,相館命攤有上萬家。在這一家小攤前面,已有顧客上門,攤主正在為他“侃山”呢!相攤之后有一個大院落,大紅門上有乳釘,張貼著布告,土圍墻上扦著竹釬,看來像是一個衙署。大門口外或坐或臥有一群人,他們的槍矛、旗幟、傘等物都倚靠在圍墻上,看來像是士兵,但一個個都顯得十分疲乏,仿佛經過長途跋涉之后才來到這里,在等待著發落。再往后有一所寺廟,山門緊閉,而哼、哈二將卻看得十分清楚,另外還有一個僧人正從旁門走入寺內。北宋是所謂儒、佛、道三教合流的時代,當時的汴京寺院所在不少,著名的有大相國寺、開寶寺、太平興國寺等。
從“虹橋”到城門這一段是交通要道,兩邊的店鋪主要是餐飲業和相關的服務行業,畫家所畫的主體是往來不絕的人群及其交通工具。但是偌大的一個城市,特別又是首善之都的汴京,它的生活層面是豐富多樣的,畫家順手畫出寺院、卦攤和與士兵有關的衙署,使觀賞者在有意和無意中,觸摸到這一方面的人們生活,可以說是忙中偷閑、神來之筆,顯得非常自然。 (連載6-4篇 撰稿人:楊新)
● 中華義門陳聯誼總會回歸莊分會(地址:湖北省浠水縣汪崗鎮陳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