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務人員
尋親專文推薦
陳氏各地字輩尋親和交流(第51期)
作者:陳小青 發布時間:2015-02-02 15:54:36 瀏覽次數:110450
陳氏各地字輩尋親和交流(第51期)
宗親:陳傳林
我是陳姓子孫,云南昭通鎮雄縣,沒有家譜,只是老人們口口相傳的支言碎語:“百犬同槽,鳴鑼吃飯”;“大石包”為記,祖籍江西,后從貴州遷到云南:聽說當時一支遷到云南昭通鎮雄,一支遷到云南蒙自小曹,一支在貴州大定,我所在這支最老的一輩陳公元碧。字輩:梔子元正開,文學傳發臺,書香為國華,孝敬培先德。有知道信息的族親和我聯系:QQ:331898802;電話:18214202103.希望盡早認祖尋根。
管理員回復:
你好,從老人口口相傳來年,你們這支系屬義門陳氏無疑。如有需要可以聯系咱們聯誼總會,電話:13517021816 陳小青
宗親:陳載根
找宗親,清康熙四十一年由福建永定縣隨母遷居湖南瀏陽縣大圍山長鰲江下莊三兄弟以寛以宸以宣,其中以宣公生六子,第五子梧馨字彩章於乾隆年間子耀唐耀虞耀殷耀周耀庭耀幫耀巨等七人皆遷江西安??h,后至今杳無音信,七代以來多次修族譜只是留上述情況在潽待査?,F又統修全國義門陳氏譜不知爾等兄弟族間如何?如在電腦發現此問信請寄函找我。來伩寄湖南瀏陽市大圍山鎮河西街120號陳載根收
管理員回復:
嗯。行的。有消息會通知你。如有需要可以聯系咱們聯誼總會,電話:13517021816 陳小青
宗親:陳鳳彬
我現有因戰亂殘缺的松源總譜1份,最后正好分莊。同籃田譜系的總譜有相同之處,但籃田系是從88世五八公分出。據父親說:祖輩是從福建遷入現江西省鉛山縣武夷山鎮王村陳家坂,具體年代不詳。祖父至少有2兄弟,上有伯祖父,娶毛氏為妻,生5子1女,我只知父親名炳發(1921年生),有一叔名應發,我輩我的兄弟都有一“鳳”字,是否按輩份取不知。請宗親將我的留言登錄,以便同源的宗親相認。
管理員回復:暫未回復
宗親:陳業銀
各位宗親:據族譜記載,我組陳子富于元朝(1310年)從江吉安府吉水縣沿傳里顏其巷大栗樹土地禾場大坵遷至湖南衡陽新城里。問:1、我族是否屬“義門汝悅遷牛公莊”;2、“沿傳里顏其巷”在現今吉水縣的哪里;3、“新城里”在現今衡陽縣的哪里。望知情的宗親提供線索。 宗親:陳業銀 工作單位:湖南省慈利縣林業局 13974427008
管理員回復:
你好。我處進行多方查找。如有需要可以聯系咱們聯誼總會,電話:13517021816 陳小青
陳業銀回復:
謝謝管理員,不知查到信息了嗎?
陳業銀回復:
我家族譜上明確記載;“我族原籍江西吉安 吉水 沿傳里 居舊址禾場大坵 顏其巷 曰義門”,據此推斷,我族應屬義門陳,只是不知是屬那一莊。
宗親:陳波
我是貴州省黔西縣車格陳氏,家譜記載,先祖鳳羽公康熙年間隨吳三桂入黔,傳世13代。因年代久遠,先祖鳳羽公前譜系不詳,現在本支系族人準備修譜,求指教,怎樣才能理清本支系譜序。本人陳波,電話:13678573852.QQ649375578
管理員回復:暫未回復
宗親:陳潤江
大唐原居福建省,汀州府內上行陳,蘭桂平芳芝秀務,春喧原務亦芬芳,送軍始治中華世,太平安首定軍民,七子如飛江西省,三子南雛既亦洲,五六星言歸故里,汀州符內兩枝人,此祿也呈先祖柱。這是先祖留傳下來的。我們至今也無知太公的根出自那里,有哪位宗親知詩來歷請告知,謝謝。
管理員回復:暫未回復
宗親:陳大林
尋找陳七一十七郎公和八一十八郎公的根 宗親們好! 據我草譜記載陳七一十七郎公,八一十八郎公(待考)--輝公--玉房公--為瑞公--簡公--伯象公(待考).伯歲公(待考).伯順公(待考).伯堯公--欽公--毓樣公(待考),毓章公--奇仁公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從廣東嘉應州興寧縣老衙背鶴樹下和曾師公二人行醫到江西省崇義縣茶灘觀音堂至今己傳十代31戶90多人.但查閱其他譜系均未對上。望各位宗親幫助查找。 聯系人∶陳大林 電話∶13979735550 QQ∶779100155
管理員回復:暫未回復
宗親:陳富興
尋 祖 陳仕仁始祖弟兄三人來今貴州省金沙縣安洛鄉大賢村陳家灣,(原貴州省黔西洲大定府樂貢里九甲地名大邊陳家灣)。
其中仕仁公碑記上的名字有: 孝孫:(右邊起)大德、大經、大維、大美、大川、大信 (左邊起)大祥、大瑞、大亮、大邦、大常、(大寬) 重孫:(右邊起)登量、登順、登槐、登選、登榮、登品、登連、登發、登佐、登法。 (左邊起)登聰、登富、登貴、登有、登位、登啟、登明、登仲、登螯、登照。 此碑于嘉慶八年十一月十一日立,同時立碑的還有另有一始祖婆劉氏碑記上的名字有: 重孫:(右邊起)登梅、登春、登爵、登弟、登仕、登雨、登謹、登容、登堂、登山。 (左邊起)登彥、登國、登芳、登壽、登周、登海、登福、登俊、登奎、登紀、登銳、登祿。 重孫孫:弘琢、弘開、弘貴、弘議、弘志。 另一碑記“國”字輩: 國彬、夏氏、雙墳合葬 孝孫:陳登春 孝孫孫:洪見、洪建、洪昭、洪奎、洪萬、洪明、 有部份看不清楚沒記。 “有”字輩二十四人:能看清楚的: 有明、有貴、有林、有開、有倫、有文、有武、有銀、有乾、有德、有志、有富、有光。 玄孫:在奎、在玉、在滿、在堂、在成、在秀。 有三個看不清了。 大清道光十二年三月初五日立 陳大寬碑記上: 孝男:登品、登佐、登位、登螯、登春 孝孫:洪貴、洪道、洪?、洪禮、洪美、洪仁、洪財、洪全、洪坤、洪圣、洪義、洪祥、洪盛、洪興、洪武、洪?。 孝重孫:有容、有惠、有林、有金、有銀、有申、有甲、有倫、有智、有義、有發、有光、有明、有信、有福。 龍飛成豐御極之十年歲次庚申年臘月十日立的陳登槐碑記: 孝男:洪萬、洪?(金旁+僉字)、洪顯、洪達 孝孫:有貴、有祿、有倫、有智、有科、有甲、 重孫:在武、在文、在全、在泰。
據老祖人講述“仕仁祖公三兄弟原來是從江西吉安盧陵縣大橋頭出來的,據說一起出來的還有張姓和劉姓,是否是直接過來還是到其他地方住過在過來、無法確定,來我今貴州省金沙縣安洛鄉大賢村陳家灣,(原貴州省黔西洲大定府樂貢里九甲地名大邊陳家灣)時,“仕”字派上邊還有六輩人。來在大邊白馬洞開銀廠,至今我處還有一塊大田叫銀盤大田,就是三祖人煉銀得名,后來有兩兄弟要分家,將煉銀子的鍋分給誰誰都不要,最后將鍋打破分鐵,后有一祖去鴨池河。
另有一祖去修文,現尋找未果,誠望全國各地宗親有知道的和有相近的同以上碑記孝名相同的請聯系我,我們的字派是二十字如下: 連(廉)、晏(延)、德、朝、啟(起),應、仕(士)國、大、登。洪(弘)有、在、維、煥(宦),富、貴、自(志、智)天、生。 也許音同字不同。另據義門總會德友宗親推測,先祖應該是從江西填湖廣時來湖廣的,最后三祖人可能是從湖廣方向來貴州的,希望湖廣方向的宗親多幫忙查找“仕”字輩以上的六輩是否有在湖廣方向。謝謝?。?!
我是“富”字輩,“仕”輩應該是在前清時期過來的,我們這邊的有上千人丁啦,希望另外兩祖人的后裔能聯系到,大家共同完成續修族譜。 聯系電話 15121513488 或 QQ474481091 留言。
管理員回復:暫未回復
宗親:陳邦國,陳生樹
查找約在乾四十年左右,由安徽省霍山縣[現叫金寨縣]永佛寺遷出一支義門陳宗親到陜西的人,至今沒有與老家聯系,他們當時是有家長陳章基率領長子陳增鳳,次子陳增寅,四子陳增年,五子陳增雙,長孫陳世龍,一支十幾人爹孫三代舉家遷往陜西??赡茉卩y西縣.鎮安縣.柞水縣.寧陜縣.丹鳳縣.石泉縣這六個縣中的哪一個縣之中。他們可能當時帶有家譜,輩份字派是[文章增世重,禮樂耀家邦,開科名登榜]。到現在可能已到[開]字輩了。當時可能是在1773年左右,至今200多年沒有音訊,如其有后人知道自己一些情況的,可與老家聯系。老家還有近一百多人,家譜已經五修了,目前就缺失他們這-支的情況了。聯系電話是13805642678,13965463485.
宗親:陳富興
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馬場鎮龍潭村的陳應智宗親,您好:我是貴州省畢節市金沙縣的陳富興,我看到你發的留言,里面提到了一些字派,如“啟”字輩,“登”字輩,“大”字輩,“洪”字輩等,跟我這邊的老字派有點相同,只不知道順序是不是一樣,另外你提到的陳登明不知道是不是我這邊碑記上的人,我不知道你的聯系方式,希望可以看看,因為我這邊碑記上有42個“登”字輩的,“大”,“洪”都有,我們也是從吉安府過來的。希望你看到后能聯系一下,我們也在找宗親們。我電話15121513488。
管理員回復:暫未回復
宗親:陳邦國
尋找遷陜的宗親:約在嘉慶年間,從安徽霍山縣的永佛寺遷陜的—支宗親至今未與老家聯系,他們是叫陳章基的家長率長子陳增寅、次子陳增鳳、四子陳增雙、五子陳增連和長孫陳世龍一支約十幾人遷陜,三子能榜留在原籍?,F不知他們一支的下落,老家親房的繁衍了十二代,現有一百多人,派號是“文章增世重,禮樂耀家邦,開科名登榜,良善得其昌”如遷陜的這一支還有人在,可與老家聯系。
管理員回復:暫未回復
宗親:陳明友
尋找老地名四川瀘州大藤葛(角)字輩有文、啟的宗親! 我們是從四川瀘州大藤葛(角)涼水井屋基搬遷到貴州金沙縣的。距今大概有130年了。由于各種原因,家譜丟失。只記得從瀘州到貴州金沙縣的始祖我的曾祖陳文信,祖父陳啟富,伯祖陳啟勛,叔祖陳啟貴。另聽老人講,我伯曾祖陳文仲(正)和叔曾祖陳文理及其后裔估計還在瀘州?,F尋祖尋根,尋找親人!望宗親們幫忙查找!不勝感激!有信息請聯系我!電話18550106514QQ1275833313
管理員回復:暫未回復
宗親:陳坤
各位宗親: 你們好!陳氏家族興旺發達,萬方和諧的歷史典范,聚族同居的世界奇觀。如今我們家族遍布全世界,相信各位宗親心系我們祖先,都有一顆愛家愛國的心,都想尋根問祖,統一族譜。諸多因素,留給我們尋親只有只言片語,一時難以統一族譜,在此,我留下我們這里字輩,希望各位宗親對對族譜,是否有對應之處。“我們這支是從江西吉安府遷—云南昭通—貴州納雍縣武左河—大方縣牛場鄉”字輩“智蔭世順昌、遠大永慶鴻”現在正在使用的字輩是“遠大永”,請各位宗親關注,QQ:767652777,電話:18685790325.
管理員回復:暫未回復
宗親:小嶺陳氏
小嶺陳氏宗譜考遺錄 嘗思武王用公善繼志述而稱為達孝可見繼述難善述尤難茲 茲考吾小嶺陳氏宗譜 赫然以記陳國立姓潁水家聲建康帝胄義門分莊 惟吾祖宗芳奉旨自江州義門徙龍城湘鄉之地 籌置上湘沃土數頃 子守乾守坤者復開辟市渡家愈興矣 乾公子三曰瑾曰瑜曰鈺 瑾公武舉官于長沙督軍 子軒亦官至校尉因佞遁隱 軒公二子權一權二徙江夏漁地舟楫為生 不允后世復問科闈 一公子五獨遺繼簡一苗宗嗣危矣 卻欣繁衍愈眾 開楚荊正元本五脈 繁昌難敘也 正公子二曰矩曰知 矩公子二曰泰炳泰輝 炳公子三曰禹河禹江禹海 江公子二曰吉士吉庶 皆尊先訓而中庸度世 士公闕配無嗣 庶公子二曰安恒安恪 以恪繼于士亦無出 痛哉 恒公有善名嘗周濟鄉里 子三曰得槐得梅得林 時逢戰亂紅巾紛擾 江夏百姓盡皆逃逸 吾祖梅公隱于黃邑小嶺 槐林二公潛于湘 國稍安 三公尚有問訊 終因世遠人渙權衡離失 憾哉憾哉 梅公子三曰享曰昭曰磐,三公之后則昭穆分明 載述詳備焉 毋贅言也 余觀本族宗譜所思三者也 曰承前曰續后曰聯宗 所謂承前者 溯其源而知吾之所出也 尤其江州義居寄寓何地尚存宗乎 翼來者詳考 余力不足空興嘆焉 所謂續后者 囑吾族后生毋謾譜牒之修 從實載述 毋為費資而刪漏 所謂聯宗者 謂將來昆云漸眾 囑依舊一體毋使支分派別血肉離散也 是為記 耳孫邑廩貢儀謙謹識
管理員回復:
請留下你的聯系方式,有事要與你取得聯系,謝謝!如有需要可以聯系咱們聯誼總會,電話:13517021816 陳小青
宗親:陳紅炎
我叫陳紅炎,湖南澧縣澧東鄉人,據老譜記載,我始祖洪公于明永樂年間從南昌府南昌縣九眼橋遷澧州州一里,查明朝《南昌志》,九眼橋疑系誤寫,應是龍眼橋。到過南昌縣塔城鄉南坊村處下陳家龍眼橋,及南昌市昌東區瑤湖西八斗陳村龍眼橋,都沒找到我始祖洪公。請陳氏宗親,特別是南昌縣附近的陳氏宗親們幫忙留意,謝謝。電話:13762601270。 另外,澧州(含澧縣、津市、臨澧、石門)有130多支墨譜找到,請從澧縣遷往其他地方的陳氏宗親,可以來尋根,我們免費提供資料,以供查找。聯系電話:陳敦炎18873610587 陳克忠13975697306 陳彰鈺13875186569
管理員回復:暫未回復
宗親:陳祥
我們村口有義門世家牌匾,據個人了解,我們是由石橋莊江西省進賢縣七里鄉遷至下艾溪陳家再由祖先陳肖水公遷至上艾溪陳家,部分字輩有:幫 祖 紹 世 月 方我們村也有500多年歷史啦
管理員回復:暫未回復
宗親:陳德勝
尋浙江寧波府象山縣同祖宗親 我族(潁川郡)始祖陳伯榮,明末清初(時間不太準確)攜祖妣蘇氏及兒孫由浙江寧波府象山縣遷湖廣黎平府中潮所居住,百余年后移居尹所至今。由于家譜遺失,不知伯榮祖公根在象山何地?是否還有同宗宗親?請宗親們幫幫忙尋找尋找。 我族自浙江寧波府象山縣遷黎平府中潮所字輩為:陳伯榮(祖妣蘇氏)(一世)——陳蘭、陳鐸、陳翔(二世)——陳大義、陳大謨、陳大訓、陳大儒(三世)——陳正芬、陳正倫、陳正卿(四世)——陳赤心、陳帝心(五世) 赤心、帝心之后續字輩為:天文先嗣志,洪大獻光昌,明德騰芳茂,宗虞繼贊揚,韶華嘉汝啟,鳳若永霓裳。 聯系人:陳德勝 電話:15985524185 QQ:527142398
管理員回復:暫未回復
宗親:陳國耀
我家是湖北漢陽陳氏,我家字輩來自江西,老輩口傳108莊,江西景德鎮筷子街瓦皂角,在1930到1949年之間,江西來過宗親,本支清過譜,我支字輩; 家 國 永 昌 宏 黃(音) 恩 禮 意 如有同宗看到和知道本支的宗親請留言或聯系QQ1091337756 本支有意聯系同宗。拜謝?。?!
管理員回復:暫未回復
閩新羅陳潤澤
羅陳氏,龍巖市丶新羅區(龍巖縣),龍門鎮,(龍門里),東肖鎮(白土鎮) 尋根聯系方法:閩新羅陳潤澤 qq 1270253413 手機 13806985653
● 中華義門陳聯誼總會回歸莊分會(地址:湖北省浠水縣汪崗鎮陳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