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務人員
尋親專文推薦
【尋根技巧】尋親艱難曲折 結果圓滿成功
作者:陳振海 敬撰 發布時間:2018-04-05 17:35:03 瀏覽次數:37382
【尋根技巧】尋親艱難曲折 結果圓滿成功
——我支尋根溯源過程簡述
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我搜尋并加入了很多陳氏家族網站和陳氏家族群,和他們建立了良好的關系,試圖考證我們的來源。
考證的出發點有三:一是按字派查找,二是按口傳的“江西省六鍋莊,六股莊,來自麻城”,三是按“祖居江西某筷子巷,來自麻城”查找。
按字派查找時我和已知的陳氏五百多個字派比對,發現我們的字派是唯一的,也就是說可能我們的字派是來到信陽定居以后新立的字派,不含有歷史信息。我也打聽到平昌一支陳氏口傳也是“江西省六鍋莊,從麻城來”,就反復多渠道查找,得出的結論是:古代江西省無六鍋莊的地名,六鍋莊極有可能是信陽六股莊和義門陳“砸鍋分家”故事的誤傳。
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里,我在居住在麻城的麻城莊和果石莊里反復找尋,網上很多尋親信息都稱祖居地為江西瓦屑壩,江西筷子巷,麻城孝感鄉,山西洪洞縣大槐樹,我查找和分析得出的結論是:筷子巷是指江西省鄱陽縣筷子巷,現在叫筷子街,是一個古代鄱陽湖流域移民集中由水路到達長江流域和麻城地區的碼頭,政府在這里設立過為移民簽證的機構,我猜想是移民的后裔把在這里辦過的一張簽證上的地名當作了祖居地。
后來我傾向于我們是信陽的麻城莊支系六股莊的后裔,因為六股莊來信陽六百多年,在信陽市周邊支系眾多。以至于一段時間里我見到六股莊的人就非常高興,感覺很親切。
今年正月初一,我去給連聲叔拜年,特意向他老人家打聽我們祖居地的信息,他非??隙ǖ卣f他小的時候見到過的一份憶紙上記載為湖北省車水縣鴨兒坑陳家大灣。于是我考慮陳家灣和陳家大灣全國會很多,鴨兒坑的地名一定不是隨便可以編造出來的。我在網上查找,只有廣西省有個鴨兒坑村,湖北省更沒有車水縣。
問題又回到了起點,我又回到“義門陳,筷子巷”上思考,筷子巷可能是出發地,從鄱陽湖沿長江,然后走陸路可以到達麻城。當我試圖尋找在長江可能下船的地點時看到了浠水縣,浠水縣有條巴水可以乘船直達麻城。期間無意中查到了浠水縣在清朝時是黃州府蘄水縣,忽然想到車水縣是不是蘄水縣的誤讀誤寫呢?
于是在浠水縣的衛星地圖上反復查找,終于找到了鴨兒坑這個地名!從得到鴨兒坑的地名到尋找到,整整經歷了五天!
接下來就是在網上發布尋親消息,在長達十多天的網上聊天中確定:鴨兒坑是義門陳氏回歸莊家族源英公的始居地。后來在網上陳氏宗親的幫助下得到了我們文德(字宗德)祖的家譜記載。
在實地驗證的過程中,開始我以為陳家大灣是指鴨兒坑東邊一公里的陳家灣,到了鴨兒坑見到了兩位參加過修譜的老人后得知:在回歸莊和浠水陳氏家族里,陳家大灣是指黃岡市浠水縣長征村,那里清朝到現在一直就叫陳家大灣。這一點在我請回的《回歸莊四份大成譜卷首》里得到了驗證。至此,我祖宗德公在回歸莊省四份大成譜中的記載信息和我們流傳下來的信息完全吻合。
吾祖公成公,義門用公長子,公諱旻,字元集,號勝時,恩貢士,敕封公成郎,宋嘉佑七年(公元1062)奉詔分莊,由江西省德安縣車橋鎮義門村(古江西省德安縣太平鄉常樂里永清村)遷蘄水(今浠水)縣北關外向洋河樊家港為回歸莊,距今955年。至回歸莊第十四世有省字輩兄弟十一人,分十一大份。省一、省二、省三、省四,省五、省六,省七、省八、省九、省十、省十一。
省四公,字仁甫,生三子,長子瀾英、次子源英、三子漢英。次子源英遷竹瓦鎮鴨兒坑,官至奉政大夫,生綱和紀,綱又生四子,宣,甯,賓,容。吾族為省四份綱祖甯支。
至清咸豐年間,吾祖回歸莊第二十八世孫文德公,字宗德,由浠水縣巴河鎮長征村陳家灣遷信陽市與湖北省交界的平靖關后遷信陽南與居(約1854年由于戰亂離開陳家灣,1856年從麻城來信陽),為信陽遷始祖,至今已傳八代。
尋親的過程是艱難曲折的,但是結果很圓滿成功!在此感謝宗親們的大力幫助和支持,望我家族和我們的尋親結果一樣人人幸福,美滿!
公成公三十四世,文德公六世孫 陳振海 敬撰
本期責任編輯:陳得親 微信號 chen416059802
● 中華義門陳聯誼總會回歸莊分會(地址:湖北省浠水縣汪崗鎮陳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