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務人員
尋親專文推薦
唐陳伯宣活動年代續考(下篇)
作者:陳義祥 發布時間:2020-02-03 12:55:46 瀏覽次數:31803唐陳伯宣活動年代續考(下篇)
作者:陳義祥
拙作《唐陳伯宣活動年代考》一文發表后,引起了社會特別是義門陳氏宗親的關注和反響,也得到江州義門陳文化研究會同仁和部分陳氏宗親的鼓勵和肯定,同時也收到一些探討和質疑的信息。因《唐陳伯宣活動年代考》是我的初步考證和結論,發稿后發現考證環節和論證內容有完善和補充之處,現續寫《唐陳伯宣活動年代考》下篇,盡量做到下筆有由,環環相扣,讓人信服。
陳伯宣的生卒時間是義門陳世系排列的重要環節,它決定陳伯宣與陳旺、陳崇的輩分關系和世系排列,也是決定江州義門陳的世序淵源,是整個陳氏宗譜譜系的重要節點。因《宋史-陳兢傳》載有伯宣“大順初卒”(公元890年)和“伯宣子崇”內容,加之《宋史》又是正史權威典籍,故致使部分義門陳氏宗譜世系和輩分排列紊亂和無所適從。
解決此問題首先要運用唯物史觀和邏輯學原理,要從源頭上梳理,從上至下分析,不能由近到遠,否則一團亂麻越扯越亂?!端问?陳兢傳》與陳泰的《回義門陳累朝事跡狀》和胡旦的《義門記》都載入《宋史》,都是可以參考和對比的史料?!痘亓x門陳累朝事跡狀》和《義門記》是原文轉載于宋史(《義門記》因兵燹個別字有誤)。而《宋史-陳兢傳》是元末人在《回義門陳累朝事跡狀》和《義門記》等史籍的基礎上改編的,距兩文成稿時間近300年。
判斷以上《宋史-陳兢傳》、《回義門陳累朝事跡狀》和《義門記》三件史稿是否存在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一、三篇都入選宋史的文章同一個內容有兩篇內容是一致的,有一篇不同。兩篇相同內容的文章是當事人所作,時間在前;而內容有異的文章是后人編寫,時間在后。兩篇內容相同的文章在北宋嘉佑分莊之前還有多篇文獻與之記載一致,互相印證。如徐鍇的《陳氏書堂記》(或名《東佳書院記》)、王允的《旌門記》、陳泰的《遠祖碑記》、陳蘊的《遠宗記》、張敬夫的《義門記》等文獻與《回義門累朝事跡狀》和《義門記》記載義門陳的世系輩分一致。其中記載的陳仲公兒子“仲子崇”非“伯宣子崇”。在提到“大順中”銜接的內容是“崇授江州長史,立家法三十三條……”,與“”伯宣卒”沒有關系。
二、《宋史-陳兢傳》在“大順卒”和“伯宣子崇”有誤外,其他記載叔明至伯宣的世系和輩分排列與上面幾篇內容文稿相符,也記載有“伯宣與馬總善,注司馬遷《史記》行于世,后游廬山,因居德安”等內容。按《宋史-陳兢傳》分析,若陳伯宣卒于大順初年(公元890年),推算陳伯宣與馬總年齡相仿。馬總于公元823年去逝,按其個人履歷算壽命不會低于50歲。伯宣與馬總游廬山時間估計在30歲至50歲之間,這樣算來陳伯宣與馬總游廬山并隱居廬山(公元801—806年)到伯宣唐大順初年去逝(890年),年齡約在120—140歲之間。這個數字顯然不可能成立,可以說陳伯宣“大順初卒”是錯誤的。
三、陳伯宣與馬總同游廬山后隱居廬山是所有記載伯宣事跡的史料和宗譜都認可的事實,沒有異議。再查馬總貶官泉州在唐貞元十六年(公元801年),移官南康時是唐元和初(公元806年)?,F有:《唐書-藝文志》載“陳伯宣注《史記》一百三十卷,貞元中上”;宋進士、義門陳人陳知柏在《義門陳氏奉敕煙遷徙譜》曰“原遵行祖訓,十四世同居肇自貞元辛酉;今承天子命,三百分莊爨始于嘉佑壬寅。”南宋白玉蟾的“”……伯宣既居圣治峰下,貞元間皇帝夜宿昭陽,曉御靈光……欲于廬山建九天御史之宮……”。
以上史料記載陳伯宣到廬山的時間在唐貞元年間,與史載馬總移官南康時間接近和相連(公元801—806年)??梢源_定,陳伯宣是馬總被貶泉州后相識的,在此之前兩人沒有交集。馬總是陜西扶風人,先任大理評事,后在陜西任義成軍節度使,因連坐被貶任泉州別駕,元和初年(806年)改任虔州刺史。陳伯宣與馬總惺惺相惜,在泉州結為金蘭后,或先期到廬山再與赴任南康的馬總同游廬山;或與馬總同赴南康時游廬山。唐虔州為南康郡轄地(今江西贛州,非后期成立的南康軍)。陳伯宣父親陳鑲避仇家居泉州仙游后生伯宣。馬總謫貶泉州,伯宣與之友善,同游廬山,注司馬遷《史記》行于世。
由此我們可以確定,陳伯宣到廬山時間為貞元十六年至元和初年(公元801至806年)。
清咸豐皇帝老師,《興國州志》主編陳光亨(義門陳果石莊人)在其主編的義門陳氏宗譜《義門時代考》記載:《義門碑》云“伯宣生于閩,與馬總友善??傄乒倌峡?,公因至南康,卜注廬山之麓。余按《唐書-馬總傳》德宗貞元初年(注:時間有誤,應為貞元十六年)被饞貶泉州別駕,憲宗元和初年自泉遷虔州刺史是公之自閩來也,在中唐憲宗時也。又按元和四年虔州刺史遷安南都護,入為刑部侍郎,是總來嘗官南康也?;蚩傄乞?,公與偕來,因游廬山而卜居焉。”
由此可見,陳光亨也認為:陳伯宣來廬山時間應是與馬總來南康時間相同。
至此,陳伯宣到廬山的時間點確認了,就可找到其相應的活動時間。史志載陳伯宣與馬總結為金蘭,估計伯宣應與馬總年齡相仿。陳伯宣到廬山時間屬中晚年時期。從其注司馬遷《史記》,皇帝征召其為著作郎,累征不任來看也應是晚年所為。我在上篇的《唐陳伯宣活動年代考》一文認為:陳伯宣活動年代約為唐開元十九年(公元731年)至唐敬穆年間(公元831—825年),這個數字可能寫得過細了,還是應留有余地。
為此,我在本篇《續唐陳伯宣活動年代考》如此表述我的觀點:陳伯宣到江州廬山的時間是唐貞元十六年至元和初年(公元801—806年);生卒年或活動年代在我國唐代的公元八世紀三四十年代至公元九世紀上葉,即出生年約在公元730—740年,卒年約在公元820—830年之間。祈望各位方家不吝賜教!
(2020年2月2日于武漢又識)
(作者:陳義祥,現為江州義門陳文化研究會回歸莊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 中華義門陳聯誼總會回歸莊分會(地址:湖北省浠水縣汪崗鎮陳廟河)●